最近,国内某自媒体推出了“科学家直播”的“新玩法”,让一些科学家过了一把“网红”瘾,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科学家该不该当“网红”的讨论。
“网红”是“网络红人”的简称。随着新型传播手段的增多,科学家“网红”日渐涌现。今年4月,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微博。结果不到两小时,粉丝破35万,让这位科学家在中国网友中又“火”了一把。5月,蛰伏10年后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,同样被不少媒体评为“网红科学家”。
对于他们的表现,不少人为之叫好,但也有人批评其“哗众取宠”。反对者大多认为,科学注重严谨性、严肃性,而“网红”更注重娱乐性、趣味性,二者格格不入。
不过,在笔者看来,将这两种看似格格不入的身份加以融合,让科学家具有“网红”精神,恰恰是当下科学普及中所缺失的。这种做法值得鼓励。
首先,“网红”精神为科学家做科普提供了新思路。对于科研工作来说,“严谨”无疑至关重要。然而,遗憾的是,不少科学家由于长期置身科研领域,做科普时难以放下身段、转变思路,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,致使科普效果不尽如人意。
“网红”精神,其实是一种服务精神和娱乐精神。为了走红,“网红”们不惜放下身段,甚至扮丑卖乖,以满足网民的娱乐、刺激等心理,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。
对于那些已走红的“网红科学家”,其实他们并未扮丑卖乖,而是汲取了“网红”的这种服务与娱乐精神。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,他们勇于展现个人风格,让科学知识搭乘娱乐的顺风车,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将科学知识带出象牙塔。
其次,科学家进军“网红”圈,为科普提供了新渠道。去年,一项调查发现,在中国,65.24%的受访科学家不信任媒体,认为媒体会夸大其词或断章取义,其报道甚至可能对研究形成阻碍;还有很多受访者认为,科研圈缺少把科学传递到公众的渠道。
通过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,科学家有了更多直接与公众接触的机会,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播出去,避免二次解读中出现误解和歧义。
如今,国家一再强调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,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。科普已经不再只是媒体等科普工作者的职责,而是全体科学家应当承担的义务。科学家应当多与媒体和公众接触,将实验室里封存的成果传播出来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科学家要做的就是少一些公式术语,多贴近大众生活。故此,多一点“网红”精神并不是坏事。
(江莱生物www.laibio.com)